欧阳竟无

作品数:166被引量:8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丁小平程恭让龚隽何建明龚隽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欧阳竟无“空有无争”说的内在矛盾——兼评《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
《宗教学研究》2023年第4期105-110,共6页丁小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虚与欧阳竟无佛学思想对比研究”(14BZJ015)阶段性成果。
欧阳竟无的“空有无争”说,为了贯通大乘法相与小乘法相,扩充“法相”的内涵,把遍计所执性纳入“法相”的系统,造成唯识宗所要遣除的绝无的实体法,与幻有的缘起法、实有的无为法同时并存,从而产生不可调和的形式逻辑的自相矛盾。为了贯...
关键词:欧阳竟无 “空有无争” 无体法与有体法 无相与有相 无为法与有为法 
巨赞法师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
《法音》2023年第5期17-27,共11页李素洁 邓子美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专题项目“书院制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1SJB0406。
巨赞法师是无锡江阴人,当代佛教高僧、著名学者。法师少年熟读四书五经,出家后至支那内学院依欧阳竟无修学,几年间广读佛教大小乘经论,写下几百万字的读书笔记,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佛学都具有极高的造诣。巨赞法师在培养僧才上作出...
关键词:支那内学院 中国传统哲学 欧阳竟无 佛教史 巨赞 经论 专修学校 读书笔记 
悼亡的极境
《书屋》2023年第4期13-16,共4页秦燕春 
当代“海外新儒家”唐君毅先生的母亲陈卓仙,不仅是位诗人,而且写的是风格殊异的理学诗,身后有《思复堂遗诗》传世。近世的佛学巨擘欧阳竟无曾以“蜀奇女子”属陈女士,称赞其诗“悲天悯人而不碍其乐天知命”。“能诗”之外,对其德行评...
关键词:悲天悯人 遗诗 理学诗 欧阳竟无 悼亡 乐天知命 海外新儒家 唐君毅 
废名《阿赖耶识论》的“论争精神”与“文本实践”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4期258-270,共13页武斌斌 
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佛学对废名文学创作以及思想建构的影响研究”(2020W149)的阶段性成果
“五四”是一个思想论争层出不穷的时期。此中不乏规模浩大、波及甚广的“思想界之大辩论”,如“非宗教大同盟运动”、“科玄论争”等等。20世纪30年代初,在当时的佛学界也曾有过一场大论争——主流佛学界与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争。...
关键词:阿赖耶识 欧阳竟无 熊十力 唯识学 《新唯识论》 废名 蔡元培先生 得意弟子 
心空何碍触尘根--叶恭绰佛教题材书画鉴藏蠡探
《中国书画》2022年第6期30-33,共4页陈慧 
叶恭绰是民国时期著名的鉴藏家和书画家。对于文学艺术,自诩有先天之遗传,收藏种类繁多。在他庞大的收藏清单中,关于佛教题材的收藏不在少数,这离不开其早年的佛学渊源。十二岁时,叶恭绰便跟随嗣父叶佩玱寓居于江西,十七岁离赣。在这六...
关键词:欧阳竟无 叶恭绰 梅光羲 佛教题材 民国时期 文学艺术 佛学渊源 
“支那内学院精神”之汇聚——记欧阳竟无“唯识讲座”及诸听讲者
《书屋》2022年第6期67-70,共4页梅文辉 
1922年10月至次年1月,梁启超在南京东南大学讲学,而各校及各研究会邀请的演讲远远多于计划内的课程。梁启超在给友人蹇季常的信中写道:“吾来此后,其忙殆过于暑期时,每来复有十六时之讲课。……一切宴会严格谢绝,盖不如此,不得了也。”...
关键词:支那内学院 欧阳竟无 《成唯识论》 唯识 南京东南大学 梁启超 佛学 
法相唯识能否分宗?
《宗教学研究》2021年第4期88-94,共7页丁小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虚与欧阳竟无佛学思想对比研究”(14BZJ015)阶段成果
欧阳竟无提出的法相唯识"分宗说"是其最为重要的学术创见之一,也可谓近代佛教史上一大公案,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种种不同的评价。太虚大师从义理旨趣和造论体例、义理立场和教法地位、义理沿革和针对对象等方面,系统地批评了"分宗说",而坚...
关键词:分宗说 通贯说 体用关系 释太虚 欧阳竟无 
欧阳竟无“体用简别”思想下的涅槃义辨正
《船山学刊》2021年第2期77-87,共11页丁小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太虚与欧阳竟无佛学思想对比研究”(14BZJ015)。
欧阳竟无以"体用简别"思想为依,认为无住涅槃是用,无余涅槃是体。在"即用显体"思想下,重在以无住涅槃彰显大乘佛教的特质。在"即体摄用"思想下,则重在以无余涅槃含摄无住涅槃。在"即体求体"思想下,无住涅槃的地位被不断贬落,无余涅槃则...
关键词:即用显体 即体摄用 即体求体 无住涅槃 无余涅槃 
欧阳竟无的孔学研究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30-36,共7页袁芳林 
欧阳竟无的孔学研究主要包括两项工作:一是通过重建道统确立"真孔学"的精神,为儒学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的价值进行有力辩护;二是重新结集《论语》《孟子》等经典,梳理为学路径,阐明《中庸》中的孔学主旨。欧阳竟无以佛学融摄孔学,特别注重...
关键词:欧阳竟无 孔学 道统 素隐 
中国佛教真理观的近代转向——论欧阳竟无的真如观
《哲学研究》2020年第11期77-86,共10页沈庭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支那内学院与近代佛教知识的创生和发展研究”(编号20YJC73000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欧阳竟无宣扬唯识学的真如观,给近代中国佛学带来了新气象。他在体用简别的佛理框架内,对真如之体与生灭之用在存在德性上严加区分,并主张“即用以显体”,重新确立了名相分析在获得真如上的地位。欧阳竟无的这种真如观肯定了“哲学的真...
关键词:欧阳竟无 真如 近代佛学 真理 唯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