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武斌斌
机构地区:[1]太原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22年第4期258-270,共13页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基 金:山西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佛学对废名文学创作以及思想建构的影响研究”(2020W149)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五四”是一个思想论争层出不穷的时期。此中不乏规模浩大、波及甚广的“思想界之大辩论”,如“非宗教大同盟运动”、“科玄论争”等等。20世纪30年代初,在当时的佛学界也曾有过一场大论争——主流佛学界与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争。此次论争的背景大致为:熊十力本是南京内书院佛学大师欧阳竟无的得意弟子,三年如一日潜心研究唯识学,并借此受蔡元培先生聘,到北京大学讲授唯识学一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