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森[1]
机构地区:[1]云南大学中国当代文艺研究所,昆明650091
出 处:《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2年第1期152-169,共18页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改革开放40年新诗批评史研究”(19BZW102)中期成果
摘 要:本文重提“朦胧诗”论争的话题,将论争双方命名为“崛起诗论”和“疑崛起诗论”,并通过对倡导与反对向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方法学习,倡导与反对表现“自我”,如何引领汉语新诗的民族的、汉语传统的方向等论争命题的分析,找到了论争双方共同的诗学话语体系,认为论争双方的诗学,都是话语体系和逻辑构架相同的“代言人诗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