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金城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
出 处:《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6期110-112,132,共4页Masterpieces Review
摘 要:《肥皂》是鲁迅于1924年3月27、28日发表在《晨报副刊》的短篇小说,然而并未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其他短篇一般受到广泛关注。在以往的《肥皂》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从社会历史批评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四铭的形象进行探讨,认为四铭是一个外表虚伪而内有淫欲的道学家。这种对“四铭”的审判固然有其合理性,但在小说的末尾处四铭自觉成了“无告之民”,其中原因还未得到详解,四铭形象的复杂性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因此本文从“无告之民”入手,认为“无告”是一种话语信息散失的状态,一方面缘于四太太女权意识的觉醒,削弱了四铭的男性话语权力,瓦解了其绝对权威;另一方面是因为四铭在“表演”道学家时“受挫”,导致无法认清角色与自我,被困于道学家的角色之中,而四铭的个人悲剧指向的是封建礼教的根性毒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1.2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