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

作品数:67被引量:9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袁少冲黄勤朱崇科吕周聚程娟娟更多>>
相关机构:运城学院重庆师范大学扬州大学西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师范大学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成为“无告之民”——《肥皂》细读
《汉语言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刘雨佳 
《肥皂》虽然以“圆熟”的技术、“深切”的刻画受到鲁迅本人的重视,但在后来的研究中较少被关注。学界对于其文本内涵的阐释,经历了从“反封建”到“现代性”的路径转换。通过对小说的叙事形式及“肥皂”这一象征意象的分析,《肥皂》...
关键词:《肥皂》 《彷徨》 鲁迅 
《肥皂》初刊本与初版本异文比较及精读空间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23年第11期27-37,44,共12页凌孟华 岳灿 
鲁迅小说《肥皂》的修改,或曰版本问题相当突出,但目力所及,未见深入讨论。自刘厚明1962年发表《少年作文知识讲话》以后,有“一百四五十处”“120处”“140多处”“150多处”“145次”等多种说法,莫衷一是。经核查,《肥皂》1924年《晨...
关键词:鲁迅 《肥皂》 异文比较 精读 
论鲁迅小说中的狎亵者形象——以《阿Q正传》《明天》《肥皂》为中心
《文艺争鸣》2023年第10期160-162,共3页李春光 
人物形象研究是现实主义典型论诞生以来文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尤其在左翼文学社会历史批评确立主流地位以来,结合时代语境探究人物形象,成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常见类别。鲁迅长期以来以现实主义经典作家身份进入文学史,故而研究其作...
关键词:社会历史批评 知识分子形象 《阿Q正传》 鲁迅小说 左翼文学 看客形象 农民形象 《肥皂》 
儒家家庭伦理的失落及其原因探究——读鲁迅的《肥皂》
《湘南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79-83,共5页林瑶 
鲁迅的小说《肥皂》围绕着一个封建旧式家庭展开叙述,传统家庭伦理中占据至高地位的大家长“四铭”为满足自己“性幻想”带回了一块肥皂而引起了一系列风波,导致“父为子纲”和“夫为妻纲”的家庭传统伦理观发生变化。鲁迅先生通过描写...
关键词:儒家家庭伦理 《肥皂》 失落 
重读《肥皂》:四铭何以成为“无告之民”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22年第6期110-112,132,共4页朱金城 
《肥皂》是鲁迅于1924年3月27、28日发表在《晨报副刊》的短篇小说,然而并未如《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其他短篇一般受到广泛关注。在以往的《肥皂》研究中,大多数研究者从社会历史批评与精神分析的角度对四铭的形象进行探讨,认为四...
关键词:鲁迅 《肥皂》 四铭 无告之民 
“灵魂的示众”:论《肥皂》《高老夫子》中的“假作派”形象被引量:1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1年第7期66-68,共3页王艺颖 
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两篇小说《肥皂》和《高老夫子》,对那些善于伪装和欺骗的国粹主义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这些所谓的顶着"国粹主义"高冠的人,都只是一些言行不符、前后矛盾、蝇营狗苟的"假作派"。鲁迅以他高超的讽刺手法,...
关键词:假作派 封建卫道士 国粹主义 反讽 肥皂 高老夫子 
四铭的内心冲突——《肥皂》人物的再诠释
《山海经》2021年第13期0006-0006,共1页李艳青 
本文用精神分析的冲突理论来理解鲁迅短篇小说《肥皂》的主人公四铭的内心冲突的内容、潜意识里对冲突的防御、防御的表现以及意识化过程,深化了读者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
关键词:冲突 防御 潜意识 
家庭传统伦理与反讽——鲁迅《肥皂》释读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99-101,共3页刘佳鑫 
《肥皂》反讽的特征与鲁迅对传统伦理的理解密切相关,是理解这篇小说的关键之一。中国社会处于新旧文化交替的转型时期,鲁迅家庭伦理思想的产生有着独特的时代背景。鲁迅作为封建礼教的受害者,经历过包办婚姻的痛苦,他创作了许多作品来...
关键词:肥皂 反讽 传统伦理 
浅析“肥皂”中的谚语研究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0年第24期0158-0158,共1页夏提古丽·伊敏江 
鲁迅是我国当代文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作为我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作家,在我国现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篇文章从接受审美学的角度出发,对鲁迅短篇小说《肥皂》的文本和修辞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评价。
关键词:《肥皂》 接受美学 谚语 
从“实验性”到“经典性”的再出发——《肥皂》的精神分析解读
《南方论刊》2020年第11期88-89,108,共3页凌晓 
《肥皂》的创作颇具“实验性”,是鲁迅在接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下创作的,然而技巧的圆熟却也显示作品的“经典性”,该作塑造了以四铭为典型的具有复杂心理内涵的道学家形象,主要是通过具有象征隐喻的“肥皂”这一意象,及其紧密关联...
关键词:《肥皂》 精神分析 四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