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斌[1] 张志平[1] 殷永芳 谢建明 陈清锋 严志龙[1] 

机构地区:[1]宁波市第一医院胃肠外科,315000

出  处:《浙江医学》2022年第10期1104-1106,1109,I0005,共5页Zhejia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202003N4236)。

摘  要:目的分析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BAS)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采取预防性回肠造口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后有无BA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BAS的处理。结果术后发生BAS 23例,发生率为27.1%。与无BAS患者比较,术后BAS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评分、术前新辅助/转化治疗比例、术后吻合口漏/盆腔感染发生率、术后病理分期均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吻合口与肛门的距离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3例术后BAS患者预防性回肠造口回纳时间为(7.09±2.70)个月;BAS类型包括膜状狭窄19例(82.6%)、管状狭窄4例(17.4%);狭窄位置为高位7例(30.4%),低位16例(69.6%);BAS治疗方式为手指扩肛10例(43.5%),内镜下球囊扩张7例(30.4%),内镜下放射状切开1例(4.4%),内镜下带膜金属支架置入2例(8.7%),手术切除狭窄段重建吻合口2例(8.7%),因高龄合并肝转移而拒绝处理1例(4.3%);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存在营养风险、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及转化治疗、吻合口位置低、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及盆腔感染、肿瘤分期晚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后应警惕BAS的发生。术后BAS以膜状狭窄为主,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

关 键 词:结直肠癌 吻合口 良性狭窄 治疗 

分 类 号:R735.34[医药卫生—肿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