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稼轩《贺新郎》词  

On Xin Qiji’s Song Congratulations to the Bridegroom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陶文鹏[1] TAO Wen-peng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32

出  处:《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Journal of 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摘  要:辛弃疾兼学苏轼和张元幹,“以诗为词”,创作了以抗金主战为主旋律,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多种艺术风格的二十三首《贺新郎》词。他在词中点化前人诗句,隐括前人诗篇,描绘并评论友人诗境,运用诗的比兴寄托手法,使其《贺新郎》兼具诗词特色。他更“以文为词”,独树一帜,开创“即事叙景”方法,以叙事为主干,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他大量运用典故和散文化的句式及词语,形成闻一多论诗画时所说“用线串连,以点颤动”、兼具诗文画的艺术效果。他在作词中唱和步韵,因难见巧,使词序与词篇相互配合,珠璧相照。他与战友陈亮的唱和词,成功地刻画了两人或写实或象征的爱国英雄形象,神采奕奕,活灵活现,体现了鲁迅所说无须描写外貌,只以语气声音,即能表达其人面目身体情思,乃至深邃灵魂的卓见。辛弃疾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贺新郎》并且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大深远的杰出词人。

关 键 词:辛弃疾 《贺新郎》 以诗为词 以文为词 英雄词 

分 类 号:I207.3[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