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鹏

作品数:117被引量:22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宋诗辛弃疾诗歌赏析意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文学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唐人五绝的雄伟气象和高远境界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4年第11期5-10,共6页陶文鹏 
从汉魏南北朝的《子夜歌》《长干曲》《采莲曲》等乐府民歌脱胎而出的唐人五绝,每首四句,每句五字,体制很小,语短意促,要写出节短韵长、包蕴丰富、扣人心弦并令人长久品味的诗,洵非易事。而唐代诗人竟能迎难而上,因难运巧,以小见大,在...
关键词:乐府民歌 五绝诗 短韵 汉魏南北朝 以小见大 唐代诗人 诗的题材 气象 
论辛弃疾词的象征意象和灵境被引量:2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5期1-10,共10页陶文鹏 
南宋伟大词人辛弃疾是写作比兴象征词较早,并且写得最多最好的。他的比兴象征词多以表现其抗金救国壮志与壮志未酬的悲愤为主题,其题材内容、体调风格丰富多彩。他熟练地运用“想象出象”“借典造象”“即景取象”等多种方法,创造真切...
关键词:辛弃疾词 比兴寄托 象征意象 象征灵境 
论稼轩《贺新郎》词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1-13,共13页陶文鹏 
辛弃疾兼学苏轼和张元幹,“以诗为词”,创作了以抗金主战为主旋律,具有丰富思想内涵和多种艺术风格的二十三首《贺新郎》词。他在词中点化前人诗句,隐括前人诗篇,描绘并评论友人诗境,运用诗的比兴寄托手法,使其《贺新郎》兼具诗词特色...
关键词:辛弃疾 《贺新郎》 以诗为词 以文为词 英雄词 
辛弃疾词对南宋英杰形象的塑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137-143,187,共8页陶文鹏 
辛弃疾是英雄词人,他爱英雄,想英雄,唱英雄。其词刻画了南宋各类英雄豪杰,是一座英雄人物形象的画廊。词人运用白描写实、想象夸张、场景细节、即事叙景等多种艺术手法塑造出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南宋英杰形象,还善于将英雄词人自我与...
关键词:宋词 辛弃疾 英雄形象 艺术手法 
论辛弃疾词意象的创新性和交融性被引量:5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67-75,共9页陶文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20@ZH026)。
辛弃疾词的意象富于创新性,这源于他的卓荦奇才和灵心妙思。他营造意象既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又有敏锐独到的感受,更擅长飞腾起想象和幻想的翅膀。他巧妙运用社会意象来表现自然意象,或反过来用自然意象表现社会意象。他使两大类意象紧密...
关键词:辛弃疾 意象 南宋词 稼轩词 
论辛弃疾词锤炼字句与对仗排比的艺术被引量:1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63-70,共8页陶文鹏 
辛弃疾是两宋最杰出的词人。他的词作开篇常如奇峰突起,扣人心弦;结尾多隐喻象征,寓意深远。他好作奇怪语,炼字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词中对仗的内容、形式、手法丰富多样,尤善于在对仗中以开阖、正反、抑扬造成"合...
关键词:辛弃疾 研炼字句 对仗 合力 排比 
妙画活水 尽水之变——论辛弃疾写水词被引量:2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陶文鹏 
辛弃疾的写水词内涵丰富深厚,抒发出他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寄寓着他感悟到的人生哲理。他灵活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描绘各类水的形态,妙画有生命力的活水,表现水的光色、声响、凉冷乃至香味,尤其善于展开浪漫的幻觉想象,创造神奇飞动、雄伟壮...
关键词:辛弃疾 山水词 活水 屈原 苏轼 
稼轩词锤炼字句与对仗的艺术
《北方论丛》2021年第2期5-12,133,共9页陶文鹏 
辛弃疾词起笔如奇峰飞来,扣人心弦;结尾多隐喻象征,寓意深远。好做奇怪语。炼字能"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词中对仗的内容、形式、手法丰富多样,使词篇骈散结合,兼具参差与对称之美,尤善于在对仗中以开阖、正反、抑扬造...
关键词:稼轩词 研炼字句 对仗 开阖 合力 
诗歌鉴赏的慧眼与诗心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21年第3期44-45,共2页陶文鹏 
首先,热烈祝贺《刘学锴文集》10卷22册出版。刘先生的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在社会上都具有广泛、持久的影响。出版他的文集,对推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对普及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光彩夺目的唐诗,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诗歌鉴赏 刘学锴 文集 研究成果 唐诗 出版 
论稼轩小令词的宏大气魄与深远境界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1-7,共7页陶文鹏 
辛弃疾既擅长以中长调词发时代风雷之音,也善于在小令词中描绘咫尺万里图画。文章从抒写重大主题与高尚情操、展现悲壮气概与阔大境界、营造深邃意蕴与隽永韵味三个方面,论述了稼轩小令词独特卓越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关键词:稼轩词 小令 气魄 境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