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秦兴华 Qin Xinghua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美学研究所 [2]中国艺术研究院
出 处:《艺术评论》2022年第4期130-144,共15页Arts Criticism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5批面上资助项目“艺术媒介学的理论构成和类型研究”(项目编号:2019M650539);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当代中国艺术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8ZD03)的阶段成果。
摘 要:随着各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媒体进入艺术领域,媒介研究也逐渐成为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中的热门话题。实际上关于艺术媒介的讨论从古希腊时代起便散见于美学与艺术理论著述中,由于时代局限和艺术世界的纷繁复杂,过去的艺术媒介研究存在诸多分歧,就艺术媒介的界定便出现了工具说、材料说和符号说等不同观点。具体看来,艺术作品的完成往往需要多种媒介的参与,有的媒介主要用于艺术构思与创作环节,有的媒介主要用于艺术传播与接受环节,有的媒介显现于最终的艺术作品中,有的媒介在艺术作品完成之后则隐匿了其存在的痕迹。根据媒介的不同形态及其所承担的具体功能,我们可以将纷繁复杂的艺术媒介概括为材料型媒介、工具型媒介、载体型媒介和符号型媒介等四种基本类型,四种媒介在形式和规则上的不断组合变换推动了艺术的一次次革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