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高明 Gao Ming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2]长江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 处:《文艺理论与批评》2022年第3期61-74,共14页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抗战时期延安大众文艺研究”(编号:2020M68121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人民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历史经验研究”(编号:17ZDA27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延安文艺界整风对现代文艺的走向有着转折性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大都围绕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展开,着重从理论层面考察创作中源与流的关系、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文艺批评的功用等议题,而对文艺界整风的历史语境、核心难题及解决途径等缺乏更为深入的讨论。而从这三个层面展开讨论,对理解延安文艺界整风与革命知识分子的生成有所帮助:其一,在整体危机背景中,考察政党与文艺界知识分子的分歧及其根源;其二,揭示出延安整风之前文化人中存在的宗派主义、脱离群众等问题,指出整风的必然性、必要性;其三,指出革命知识分子生成与中共领导下群众政治的密切关联,正是以整风带来的革命实践的整体性、结构性变化为基础,文艺界下乡才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知识分子才逐步达到了“改造自己,改造艺术”的目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