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八不食”的现实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董芳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老人世界》2022年第5期57-58,共2页The World of Aged People

摘  要:在春秋战国时期,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情况下,孔子依然能得旱73岁尚龄,原因之一就是有着良好的饮食习惯,值得现代人借鉴。孔子提倡“八不食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这“八不食”分为三类:一是色味方面,食物变颜色了不吃,变味了不吃;二是食物质量方面,粮食陈旧了不吃,鱼和肉不新鲜了不吃,菜蔬不新鲜的不吃;三是制作方面,烹调不当的食物不吃,作料放得不妥的饭菜不吃,从市场上买回来的酒和熟肉不吃。

关 键 词:医疗卫生条件 春秋战国时期 食物质量 饮食习惯 不食 

分 类 号:S85[农业科学—兽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