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金平 朱保磊 石守设 尹志刚 周国勤 李刚 张波 李昊然 毛瑞玲 李金笑 Chen Jinping
机构地区:[1]信阳市农业科学院,河南信阳464000 [2]河南省淮滨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淮滨464400 [3]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南信阳4641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12期95-100,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03-05B);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编号:Z2010-01-01)。
摘 要:为研究不同氮肥施用比例对豫南地区小麦生理特性、品质和产量性状的调控效应,以偏弱筋品种信麦129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施纯氮量N0(0 kg/hm^(2))、N1(97.5 kg/hm^(2))、N2(195 kg/hm^(2))、N3(292.5 kg/hm^(2))、N4(390 kg/hm^(2))和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基肥∶壮蘖肥∶拔节肥=7∶3∶0、6∶2∶2、5∶3∶2、4∶3∶3)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能有效促进小麦冬前、返青和拔节末期的生长发育,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在越冬期、拔节期的分蘖数、次生根数显著增加(P<0.05)。而在相同施氮量下,基追比为7∶3∶0能有效促进小麦分蘖、次生根发育和株高增长。而在相同施氮量下,基追比为6∶2∶2能最大程度提高籽粒面粉蛋白含量。研究也表明,小麦产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关系,但同时也会增加肥料成本。综合分析,当施氮量为N2(195 kg/hm^(2))且基追比为7∶3∶0(基肥∶壮蘖肥∶拔节肥)时,粗蛋白含量、降落数值和湿面筋含量符合国家弱筋小麦标准,且能取得较高的产量,可作为豫南地区弱筋小麦适宜的氮肥运筹模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