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梁景之[1] 吴玉珍[2] Liang Jingzhi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2]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出 处:《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18-123,133,共7页Journal of Xizang Minz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基 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和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华北新见宝卷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号:2021MZSCX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天下一家的银城家乡是天下大同思想在宗教领域的折射,其时代演进和升华即表现为关于人类社会远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自觉构建。虽然近代乌托邦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构成了现时代从民间宗教的天国救度、特别是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向现实世界之中华民族共同体乃至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最广泛的大众意识基础和思想来源。历史而言,作为社会空想的天下大同与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两者实际上和民间宗教的天下一家共同体意识有着共同的历史渊源。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两者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科学构想与天下一家命运共同体的宗教幻想彻底分道而扬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和主旋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