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珍

作品数:22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交通大学文学与国际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女性人性女性意识生态文学基础教育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新丝路》《兰州交通大学学报》《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花溪》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图像中的历史:对华北一座寺庙“五祖”壁画的考察解读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22年第1期133-150,共18页梁景之 吴玉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黄天道研究”(15BZJ040)的阶段性成果。
张家口市赵家梁村普明庙是迄今华北地区所见少数几座黄天道寺庙之一,以其壁画图像较为完整、内容丰富而著称。普明庙壁画“五祖”图像,构图饱满,画工精细,内涵丰富,比较生动、清晰地再现了神圣家族的历史片段以及传承谱系的基本脉络,同...
关键词:普明庙 壁画 五祖 普静 
灾害疫情的历史书写与大众意识变迁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118-123,133,共7页梁景之 吴玉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和研究所创新工程项目“华北新见宝卷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号:2021MZSCX002)的阶段性成果。
天下一家的银城家乡是天下大同思想在宗教领域的折射,其时代演进和升华即表现为关于人类社会远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自觉构建。虽然近代乌托邦尝试均以失败告终,但却构成了现时代从民间宗教的天国救度、特别是天下一家的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灾害疫情 劫变观 天下一家 大众意识 命运共同体 
对外汉语教学中语气词“啊”的教学策略
《花溪》2021年第33期0014-0016,共3页张梦丽 吴玉珍 
汉语语气词“啊”是留学生汉语习得的难点,也是对外汉语教师教学的难点。在对留学生运用汉语语气词“啊”的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中介语理论和文献调查法,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语气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以期为对外汉语教...
关键词:语气词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策略 
对《刺猬歌》《炸裂志》等作品中的生态理念在当下境遇中的现代性反思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69-172,共4页吴玉珍 王青兰 张梦丽 
从生态批评的视角来透视《刺猬歌》《炸裂志》《狼图腾》《中国虎》中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之间唇齿相倚,荣辱与共的关系,对文本凸显的生态理念在当下境遇中重新进行反思审视是本文探讨的主旨所在。在环境污染和自然生态失衡导致疾病传染...
关键词:生态文学 人与万物 生态理念 现代性反思 
兰州地区四所高校留学生汉语教学的瓶颈和突破
《新丝路》2019年第2期65-66,69,共3页巨雅琼 吴玉珍 
由于我国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和“一带一路”的建设,作为甘肃省会的兰州,迎来了高校留学生汉语教学发展的大好时机。本文对当下兰州地区高校留学生汉语教学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从现有制度、师资、生源、教学、文化活动等方面,针...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 汉语教学 瓶颈 突破 
“V+来/去”与“O”共现的语序研究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8年第6期126-130,共5页吴玉珍 陈兆雯 
在动趋式结构中,"来/去(基本义)"作为趋向补语与宾语共现的语序问题是留学生学习趋向补语时的难点之一,本文试图以传统语法描写式研究为基础,从语法、语用、认知等角度对"V+来/去(作为基本义时)"与"O"共现的语序及成因进行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趋向动词“来/去” “V+来/去”与“O”共现 语序 
西藏昌都卡若区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被引量:1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89-94,共6页梁景之 侃珠措 吴玉珍 赵海静(校对)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项目号:13(A)ZH001)子课题“卡若区调查”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以昌都市卡若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与相关文献资料,就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现状特点及其问题进行考察分析,并尝试提出可能的对策性建议与发展思路。
关键词:基础教育 队伍建设 均衡发展 
穿越现实的“飞翔”——论《同尘》中的孤独、人性、问道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8-11,共4页吴玉珍 巨雅琼 
本文通过二组人物形象的设置,选择最具拓展性的文本话语来打开文本的阐释空间,试图从孤独、人性、问道三重叙事话语层面展开对文本意蕴的解读。乡村文化在向城市文化迈进中遭遇了一系列人性的变异,采用文本细读梳理法,再现艺术家在当代...
关键词:孤独 人性 问道 超现实艺术手法 
荒诞中的真实:余华《第七天》中两个世界的叙事策略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21-24,共4页吴玉珍 
余华的《第七天》以超现实的手法、非凡的想象叙写了现实与幽灵两个世界,既是对前期"苦难"与"死亡"主题的一种延续,又是作者在洞察人生苦难、关照现代人生存价值的意义上,确认了文学的本质。加之小说的视点切换及结构主义叙事、象征主...
关键词:《第七天》 两个世界 叙事策略 
西藏边境县基础教育发展现状调查分析——以山南地区洛扎县为例被引量:1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50-55,155,共6页吴玉珍 梁景之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21世纪初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调查"(项目号:13(A)ZH001);2014年度调查子课题"洛扎县调查"阶段性成果
洛扎县属于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环境艰苦。作为边境县,洛扎县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不仅具有西藏地区的一般性和共性特点,而且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和差异性。本文以洛扎县为案例,基于相关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就县域...
关键词:边境县 基础教育 双语教育 代课教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