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珍 Li Zhe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哲学研究》2022年第4期118-127,共10页Philosophical Research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元物理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因果性问题研究”(编号21FZXB06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不少学者将干预主义因果论应用于心灵哲学以解决心理因果性问题,但这种研究进路遇到了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究其根源,并不是因为干预主义因果理论本身是错误的,而是因为干预主义者没有能够为这一理论提供一种清晰的形而上学说明。干预主义理论所支撑的并不是非还原物理主义,而是基于稳健性的多元主义: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实体、属性和现象,稳健性为我们相信这些实体、属性和现象是真实的提供了理由。稳健多元主义不是对物理主义的替代,而是一种不同于还原论和非还原论的物理主义形式,它能够兼顾物理的首要性和世界的多元性。稳健多元主义不但能够从形而上学层面支撑干预主义因果论,并能帮助其解决排除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