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果性

作品数:31被引量:8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相关作者:高新民张卫国刘明海徐盛桓王雨程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哲学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世界哲学》《外语教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物理世界的心理因果性何以可能?——基于对干预主义因果论的形而上学之思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22年第4期118-127,共10页李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多元物理主义框架下的心理因果性问题研究”(编号21FZXB064)的阶段性成果。
不少学者将干预主义因果论应用于心灵哲学以解决心理因果性问题,但这种研究进路遇到了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究其根源,并不是因为干预主义因果理论本身是错误的,而是因为干预主义者没有能够为这一理论提供一种清晰的形而上学说明。干预...
关键词:物理主义 心理因果性 干预主义因果论 
决定关系与心理因果性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1年第5期41-46,共6页张琪 王姝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爱思唯尔科学哲学手册》翻译与研究”(18ZDA030);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7JJD720005);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资助项目(2018052002);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2020BY031)。
自心灵哲学复兴以来,心物关系中的心理因果性问题倍受学界关注与热议。近50年来,对于心理因果性问题较为认同的解决方案是把心物关系通过某种一般性关系联系起来。基于心物关系的基本原则,大多数哲学家以随附关系或实现关系来解决心理...
关键词:心理因果性 随附关系 实现关系 决定关系 属种关系 
身体行动为何是“心理事件”--心理因果难题的行动哲学解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21年第5期72-78,共7页姜涛 
上海高校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ZZEGD19018);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校基金项目(EGD20XQD25)。
戴维森通常被视为行动因果论的代表人物,但对“心理事件”概念的分析表明,这一主流标签蕴含着严重误解。分析包括两部分:首先,在本体论承诺语境中,反思“事件”作为形而上个体的合法性;其次,对照摹状词理论,精确刻画谓词“心理的”。结...
关键词:心理事件 行动因果论 本体论承诺 摹状词 心理因果性 
走出决定论的困境——论柏格森的自由观被引量:1
《理论界》2021年第5期58-64,共7页邓刚 
柏格森在其《论意识的直接材料》一书中,从绵延概念出发,对西方哲学中的决定论概念进行批判性分析。涉及自由问题的决定论学说有物理决定论和心理决定论两种形态,物理决定论最终以心理决定论为前提,而心理决定论最终又诉诸一种物理因果...
关键词:柏格森 绵延 自由 心理因果性 
从应对三种版本的排除论证看心理因果多元论被引量: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0年第12期40-46,共7页李铖 
排除论证对人们拥有心理因果性这一日常信念构成了挑战。而排除论证自身是经由层级、规律、说明三个论证切入点构建的,这三个论证切入点分别揭示出排除论证的三种版本。通过应对这三种版本的排除论证,可以构建出一种有关心理因果性的因...
关键词:排除论证 心理因果性 因果多元论 物理主义 
心理因果性最新研究及其对意识反作用理论的意义
《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4-12,共9页高新民 束海波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东西方心灵哲学及其比较研究”(12&ZD120)
随着对心理现象认识的深化以及关于因果性本身的形而上学问题研究的深入,心理因果性不断为越来越多的问题所缠绕,以至在心灵哲学中出现了专门针对"心理因果性难题"的研究领域。西方心灵哲学对心理因果性问题的几十年研究积淀了丰硕的成...
关键词:心理因果性 意识反作用 法则学特征 心灵哲学 
心灵何以具有自然因果性:以戴维森为例对自然化理论的探究
《中国哲学年鉴》2018年第1期339-339,共1页苏瑞 
本文通过具体分析戴维森解决“心理因果性问题”的方案以及金在权等人的批评,指出了后者对戴维森的一些误解。本文认为,戴维森的“无律则一元论”实际上并不会面对金在权“排除论证”的直接冲击。就此而言,把戴维森称为“非还原”的物...
关键词:斯特劳森 戴维森 思想倾向 物理主义 自然主义 自然因果性 心理因果性 自然观 
非物理主义的心理因果性
《中国哲学年鉴》2018年第1期280-282,共3页李楠 
自笛卡尔以来,除了还原论立场的物理主义者,承认心理因果性的哲学家面临两个难题,一个是如何说明独特的(sui generis)心灵对物质领域造成影响,另一个则来自对物理领域因果闭合性的广泛认同,既然物理事件有充分的物理原因,那么心理事物...
关键词:物理主义 物理领域 非还原论 物理事件 心理因果性 闭合性 笛卡尔 身体反应 
亚里士多德论心理活动的生成机制及其当代意蕴被引量:1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20-30,共11页曹青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亚里士多德心灵哲学研究"(17CZX042);项目负责人:曹青云
心理活动,例如知觉、想象、思考是如何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心理活动是什么"的理解。在这个问题上,亚里士多德认为心理活动既不是单纯地由外在的物理对象引起的生物体的生理运动,也不是单纯地由灵魂实体引起的精神活动,而...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灵魂 心理因果性 运动 
中立帮助行为及其过当被引量:13
《东方法学》2017年第2期2-16,共15页马荣春 
中立帮助行为由起因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构成。确立中立帮助行为过当可罚性观念,须清除"赋予阻止犯罪义务"和"泛自由论"的理论障碍。中立帮助行为过当是主观过当与客观过当的结合体,而主观过当与客观过当分别体现为中立帮助行为过...
关键词:中立帮助行为 有责性阻却事由 关联犯罪 心理因果性 物理因果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