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嘉映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2年第10期1-1,共1页Teaching Reference of Middle School History
摘 要:事实与价值,即“是”与“应该”(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译作“应该”)。“求是”即事实(实然)判断,“求应该”即价值(应然)判断。历史要凸显用人类智慧教育人的作用,毫无疑问,求是是必须的,但求是仅是前提,止于求是远不够,还须求应该。求是重在判断真假真伪,决定我们应该相信什么;求应该重在判断善恶美丑对错及其利弊得失,决定我们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取向、思想、策略等人文性或文化性的智慧,虽然全在事实里,但这智慧不经求应该即价值剖辨,则甚难自动生成、自动现身。对历史教育而言,“求是”与“求应该”两面皆很关键,不能促成此两面互彰,何以凸显历史教育的教育性?陈嘉映先生此文虽侧重伦理与哲学的思考,但对深度反思历史教育显然不无裨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