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宋一帆(译) Martin Saar
机构地区:[1]法兰克福大学哲学系 [2]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世界哲学》2022年第3期46-56,共11页World Philosophy
摘 要:一种(新)斯宾诺莎主义不仅仅具有本体论或政治哲学的潜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批判的社会理论作出贡献。从本体论的视角出发,斯宾诺莎的“力量”(potentia)概念在使用上区别于当代“权力”概念,并从一种动态性、关系性的视角规定了存在者之所是。相应地,在社会-政治空间内,它表现为大众永无停歇地积聚力量、重组与再联合。这种社会理论的重心落在“情动”概念上——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立场,它揭示了在给定社会条件下促进或限制着我们行动与生命的物质性条件。而且,它也探究了人类情动如何在特定的社会力量支配下得到转化与向他者传递。可以说,(新)斯宾诺莎主义提供了一套社会本体论方案,而又由于它以社会境遇为前提、以人类内在生命为规范性源泉、以激进启蒙为理想,这就使得这种斯宾诺莎主义可以为当代批判理论打开崭新思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9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