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话语中国学派的模式和道路  被引量:1

The Pattern and Way of Chinese School in Literary Discours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清民[1] ZHANG Qingmin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文学院省重点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6期125-137,共13页China 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WT4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两个《文艺讲话》”)作为中国现代文艺话语的代表性文本,初步形成了具有东方审美现代性意味的文化诗学体系,塑造了一个具有“第三条道路”意味的论域型理论模式,其特点是提纲性、指导性、开放性。两个《文艺讲话》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叙事美学,在叙事领域走出了一条遗世独立的叙事路径,具有鲜明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品格。两个《文艺讲话》以人民为文艺活动的目标本体,在价值之维探索出一条文艺表现与理论叙事的人民美学之路。人民美学把文艺发展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公平正义、历史发展、美好愿景等宏大主题在系统思维基础上进行结构性美学考量,是奠基于人的生存与社会正义根基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艺术哲学。

关 键 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中国模式 中国气派 中国道路 80周年 人民美学 

分 类 号:I200[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