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暗示在教育教学中运用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锦程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京市公用事业技工学校

出  处:《华人时刊·校长版》2022年第5期68-69,共2页PRINCIPAL

摘  要: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们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受到他人的暗示或进行自我暗示,心理暗示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方式,它是在无对抗的条件下,以无抵制的接受为基础,通过语言、行动、手势、服饰、环境、气氛等条件,含蓄而间接地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受暗示者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者信念,心理暗示是主体不明确表示要对方接受自己的影响,而是利用自己的威信、权威、人格魅力等因素,采取合适的方式使暗示对象接受其影响的行为,暗示主体与暗示对象的统一,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暗示。

关 键 词:自我暗示 心理暗示 人的社会性 人际影响 人格魅力 心理和行为 教学中运用 接受 

分 类 号:G63[文化科学—教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