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刁秋宇 Diao Qiuyu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
出 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第3期88-93,共6页Chin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摘 要:中国自先秦以来,就有以竹“比德”的传统,即把竹之节、竹之韧、竹之中空、竹之清幽等自然属性与人的道德情操相比附。竹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其实用价值也延伸出了竹雕、竹编、竹纸等多种技艺和物质文化产品。贵州省的赤水竹编技艺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就地取材,产品实用且便利,是人类的智慧结晶。进入现代社会以来,竹编技艺“重技轻道”,使得竹文化慢慢脱离了“技”“道”融合的本质。通过对竹编历史的梳理、设计实践探索以及针对非遗传承人的访谈研究,可以发现历史上竹文化中的“比德”观从“物性”到“人性”和“人格化”的转变特征。当代的赤水竹编则以“长物”设计与跨界设计等方法,使竹的“技”“道”重新在生活中融合并得以传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