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猗新庄锣鼓杂戏抄本《长坂坡》考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高鸽[1,2] 

机构地区:[1]运城学院音乐系 [2]中央音乐学院

出  处:《中国戏剧》2022年第6期73-75,共3页Chinese Theatre

基  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49年以来蒲剧发展口述史研究”(项目编号:2018B150);黄河文化生态研究院项目“黄河中游民间锣鼓乐的收集与整理研究”(项目编号:HH202018);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表演专业视唱练耳校本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2021599);运城学院博士启动项目“蒲剧打击乐节奏研究”(项目编号:YQ-2018002);山西省社科重点课题“山西音乐文物中的打击乐图像研究”(课题编号:SSKLZDKT2018124)研究成果。

摘  要:锣鼓杂戏,是晋南农村祭祀民俗活动中流行的仪式性戏剧形式。因其演唱时不使用丝弦类乐器伴奏,仅以锣、鼓等打击乐器伴奏而得名。当地民众称其为“杂戏”“杂剧”“杂耍”“土戏”等等,它依附于当地的祭祀仪式,目的是娱神、酬神,祈求神灵,消除灾疫,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色彩。锣鼓杂戏保留有初级的戏剧形态,演出形态古朴,有“戏剧活化石”的美誉,因此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 键 词:锣鼓杂戏 乐器伴奏 戏剧形式 娱神 祭祀仪式 宗教祭祀 打击乐器 演出形态 

分 类 号:I207.37[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