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江山[1] 焦玉君 JIANG Shan;JIAO Yujun
机构地区:[1]南昌航空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63
出 处:《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5期55-60,共6页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德语核文学经典作品中的生态安全问题研究”(20WX12);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德语核文学作品中的生态、人道和责任问题研究”(WGW20103)。
摘 要:生命、责任和伦理是当今核灾难文学作品表现的三大主旨,也是近十年来瑞士作家在创作福岛事件题材类作品过程中努力追求的目标。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发生的重大核泄漏事故一度震惊世界,也对世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十年间,瑞士作家进行深刻反思,先后创作出一批经典作品。他们将主人公放置到现场做深入调查,对事件进行曝光,以揭露事件真相,以此展现权力与资本结合之下日本风险社会所遭受的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通过文本解读,不难发现,正是因为国民的懈怠麻木才造就日本主要政党和电力公司的放纵,于是不受技术伦理约束的放纵行为最终造成责任的缺失、伦理的丧失和生命的流逝,社会的公平正义由此受到侵犯和损害。在此背景下,和世界原核文学作品相比,瑞士核文学作品创作已取得新的突破,因为原作品或是以核科幻为题材,或是以核间谍、核战争等为题材,它们多注重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展示的也仅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的生存境况。而当今的核灾难文学作品在此基础上则更多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们将生命、责任和伦理有机结合到一起,充分展示了瑞士作家在全球化背景下对人类未来命运的思考。这些作品无疑是世界生态文学的一股新生力量,必将为教育更多的人热爱和平、珍惜生命、保护环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90.15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