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金本位救国论”与近代中国的本位困境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何平[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政策研究中心

出  处:《中国钱币》2022年第3期33-43,共11页China Numismat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视角下传统中国货币与财政关系研究,1368-1911》(批准号:20&ZD06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今天的视角来看,近代中国货币与西方的分野,体现为西方金本位制度及其相应的信用货币的建立和完备,而中国属于白银核心型的货币体系,呈现出“有货币、无制度”的特征。货币制度的分野对当时中国带来的伤害,随着对外经济交往特别是赔款和外债的增加,在甲午战争后突出起来。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中国朝野展开了热烈的货币本位之争。这里结合改良派领袖康有为的《金主币救国议》就本位之争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关 键 词:对外经济交往 金本位制度 信用货币 货币体系 货币本位 货币制度 康有为 外债 

分 类 号: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F822.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