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庆洪[1] Zeng Qinghong
机构地区:[1]西南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重庆400715
出 处:《思想理论教育》2022年第5期46-51,共6页Ideological & Theoretical Education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马克思的劳动权利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C710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马克思的劳动权利思想及其中国实践研究”(项目批准号:SWU1709255)。
摘 要:马克思从自由体面劳动出发将劳动权利置于市民社会的决定性中,以批判和变革的思维,推动劳动权利从理念到现实的建构。劳动的异化由社会经济生活的异化引起,劳动权利在资本家与工人的现实矛盾中被激发,融入了劳动强度、劳动时间、劳动报酬等要素。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生产秘密的同时,把劳动的特殊性与资本对人的奴役、资本对劳动条件的节约等联结在一起,提出从一般意义的工厂法完善和各类改良措施的综合运用走向普遍的阶级斗争与联合,推动一国一地的劳动权利保护问题向工人运动的国际联合转变。
分 类 号:A8[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