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菁 谢龙新 ZHANG Jing;XIE Long-xin
出 处:《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95-100,共6页Journal of Hube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基 金:国家民委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叙事“时空体”研究(2021-GMD-003);广东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叙事学”建构路径研究(GD19CZW07)。
摘 要:《S/Z》是罗兰·巴特针对巴尔扎克的古典小说《萨拉辛》所写的分析之文,同时是巴特由结构主义走向后结构主义的标志性文本。巴特将原小说中的人物置于“阉割主题”之下进行重读,发现人物的属性在阉割与被阉割、主动与被动之间流转不定,而人物的结局、特性也在生与死、完满与空无之间频频变动,这样一种“二元转化”的解读倾向显然与西方传统的“二元对立”观有所偏离。资料显示这一期间巴特的思想受到中国文化尤其是道家文化的影响,而“二元转化”也与中国的“阴阳转化”观念相契合,由此可以推断,在巴特由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的过程中,中国的道家思想应当起了一定的催化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