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Z》

作品数:23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金华邹涛谢龙新薛敬梅班柏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汕头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方电视学刊》《文教资料》《当代文坛》《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罗兰·巴特与道家哲学:《S/Z》中二元对立与阴阳转化的对话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95-100,共6页张菁 谢龙新 
国家民委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民族叙事“时空体”研究(2021-GMD-003);广东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叙事学”建构路径研究(GD19CZW07)。
《S/Z》是罗兰·巴特针对巴尔扎克的古典小说《萨拉辛》所写的分析之文,同时是巴特由结构主义走向后结构主义的标志性文本。巴特将原小说中的人物置于“阉割主题”之下进行重读,发现人物的属性在阉割与被阉割、主动与被动之间流转不定,...
关键词:《S/Z》 阉割主题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道家思想 
《S/Z》:视角与元语言的阐释与流动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18-22,共5页卢果 
本文试图从元语言的角度对《S/Z》研究。文本层次的转换体现着元语言的解释与流动。随着视角的转换,阐释的方向发生了转移。巴尔扎克小说以萨拉辛的故事为材料,叙述者对夫人的讲述成为元语言,变为第二系统,罗兰·巴特的解读为元元语言...
关键词:人称 元语言 叙事学转向 权力 话语 
王方晨《奔走的大玉》的一种读法
《青年文学》2020年第6期17-18,共2页赵振杰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兰·巴特在《S/Z》一书中指出,现代写作与古典写作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建构的是"可写的"(sceiptable)文本,而后者塑造的是"可读的"(lisible)文本。"可读的"文本是一种处于作家写作实践之外的、与读者分离的...
关键词:罗兰·巴特 现代写作 写作实践 文本模式 《S/Z》 描绘性 法国结构主义 王方晨 
罗兰·巴特《S/Z》的形式断裂与重组批评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8年第11期84-85,共2页王梦秋 
罗兰·巴特的《S/Z》是巴特人生第三阶段——"文本"阶段的代表作,也是他理论转向的标志。《S/Z》对巴尔扎克的小说《萨拉辛》进行了重新解读,其中阐释符码、情节符码、意素符码、象征符码和文化符码贯穿于被切割的小说文本内,构成了新...
关键词:罗兰·巴特 《S/Z》 断片写作 
罗兰·巴特思想后结构主义转向的理论表述模式探析
《文艺评论》2017年第5期59-66,共8页谭菲 
结构主义文论试图建立一种分析框架,此框架从任意一个具体文本中总结出来,并因其能够运用于任意一个文本中,实现构建适合于所有文本的大叙事框架的目的。罗兰·巴特发现,这种理想分析层次使得结构主义可能面临着无法运行的危险,于...
关键词:后结构主义 巴特 罗兰 文本分析 《S/Z》 叙事框架 叙事文本 差异性 
《S/Z》——欲望的修辞书写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78-81,共4页乔娉 
《S/Z》一书展示了巴特重塑阅读的欲望,以一种新的解码方式对《萨拉辛》做出了自己的解读,通过对萨拉辛欲望的揭示,反映了他被阉割的全过程,展现了身体作为在场的一种书写;同时巴特也表达了自己对巴尔扎克本身的一种反拨,从而应证了他...
关键词:罗兰·巴特 萨拉辛 S/Z 欲望 
关于《S/Z》中的阉割故事及其传染性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61-62,共2页聂婷 
巴特的《S/Z》是一个关于阉割的故事,作为传染源的赞比内拉与萨拉辛的被阉割命运,预示了关联者的既定宿命。后面部分主要从横向与纵向两个层面,分析了阉割的传染路径,具体说来,剖析了以遗传作为阉割媒介的阉割家族的横向传染,以及以阅...
关键词:《S/Z》 阉割 传染 
符号的紊乱与读者的狂欢--以《S/Z》为例论罗兰·巴特的文本意义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5年第1期49-49,共1页高铭 
罗兰·巴特是已故法兰西学院的讲座教授,是法国当代著名文学思想家和理论家,结构主义运动的主要代表者之一,被学界公认为法国文学符号学和法国新批评的创始人。文章试图以《S/Z》为例分析罗兰·巴特的文本意义。
关键词:罗兰·巴特 符号学 文本意义 
“叙事商品”的魔力:从巴特的《S/Z》谈起
《当代文坛》2014年第6期117-120,共4页邹涛 
201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平行语料库的认知叙事学视阈下的莫言作品汉英版本比较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BYY037;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素质教育核心课程"西方经典文学选读"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罗兰·巴特在《S/Z》中提出了"契约叙事"和"叙事商品"的概念,指出叙事的交换功能,但并未对此进行深入阐释。文章细致探讨了"契约叙事"和"叙事商品"的独特性,突显叙事的强大力量及其根源:生产、交易与消费三个过程融为一体,叙事从生产对...
关键词:罗兰·巴特 《S/Z》 “契约叙事” “叙事商品” 
喻说差异--对比分析罗兰巴特的《叙事结构分析导论》和《s/z》
《北方文学(中)》2014年第3期60-61,共2页杨宇 
一 1966年在《交流》杂志上,罗兰?巴特发表了他的结构主义叙事学名文《叙事结构分析导论》(以下简称《导论》),正如他在文章中指出的那样,叙事无所不在,多种多样,而作为批评家需要做的不是去一一分析那数不尽的文本,而是试...
关键词:叙事结构 《导论》 《s z》 巴特 对比分析 罗兰 语言学研究 结构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