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写作

作品数:157被引量:15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裴显生颜琳曾艳兵潘新和武少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典修辞学对现代中文写作的借鉴意义
《最小说》2024年第10期14-16,共3页秦乐 
吉林省2024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艺术教育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研究”(2024ZCY201)。
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典修辞学以其独特的表达技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当代写作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本文旨在探讨古典修辞学的基本理论、实践方法及其对现代写作的影响和启示,通过深入分析现代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关键词:古典修辞学 现代写作 借鉴意义 理论与实践 
后现代主义的显与隐:“九十年代诗歌”批判之一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24年第4期145-154,共10页王东东 
“九十年代诗人”以中国的现代主义者自居,并大言不惭地宣称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在他们手里得以最终完成,也就是说,他们自视为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最高峰。随着九十年代诗人迅速进入文学史被经典化,这一点似乎已经成为定论。然而,细...
关键词:九十年代诗歌 现代主义诗歌 显与隐 诗学理念 后现代写作 后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者 
向历史敞开的现代异在文化空间——余华《文城》的精神关怀
《小说评论》2023年第5期202-207,共6页张琳 
余华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带有怪诞、暴力、阴谋的书写跻身于追求形式实验的先锋派之列。随着先锋派在形式探索上的势头减弱,余华转向书写乡土生存现实。转型后的余华淡化了怪诞、冷漠、与现实割裂的后现代写作风格,转而用同情的眼光看待...
关键词:底层人物 余华 精神关怀 后现代写作 先锋派 生存现实 怪诞 形式探索 
清末民初中学现代写作教学实践探索(1902-192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14期8-12,共5页胡勤 
从晚清1902年起至民国1922年的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梳理并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进行讨论。传统古文教学“只从国文中去学国文”,注重学习古文的写作技巧,这种教学不断面对着新思想新文化的挑战,写作教学开始偏重...
关键词:写作教学 课堂教学实践 民国初期 
我国中学现代写作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902—1922)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年第10期7-10,69,共5页胡勤 
现代写作教学思想从文体看萌生于晚清《钦定学堂章程》,之后《奏定学堂章程》又重拾传统文体,把它看作五大洲文化之精华,实际为了维护道统思想和王朝专制统治。民国初期的语文写作教学改革,从文体大讨论开始,引入了西方以表达方式和文...
关键词:写作教学思想 文体 形成与发展 
中国写作学会关于取消下属分支机构的决定
《写作》2022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 
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国发[2013]44号)、《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性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规范管理的通知》(民社管函[2021]81号)、《民政部关于开展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专项...
关键词:现代写作 基础教育 常务理事会 公文写作 分支机构 中小学写作教学 杂文写作 教研中心 
理性之光:张爱玲与毛姆比较论
《南方文坛》2020年第5期109-113,共5页张龙云 
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当代文艺创作研究中心”2019年度成果。
张爱玲推崇天才论,论者也不断推举她为天才,但真要人相信她完全横空出世,这在21世纪的今天究竟难以服人。张爱玲究竟如何开启了自己的现代文学写作之路?她的现代写作资源究竟出自何处?因此值得深究。张爱玲熟知中国古典文学,她的现代写...
关键词:现代写作 小说写作 文学写作 张爱玲 毛姆 中国古典文学 传统小说 现代文学 
岁月回眸:“现代写作”学术历程述略被引量:1
《写作》2020年第5期11-19,共9页尉天骄 
现代写作学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写作学会分支机构之一,是中国写作学会旗下一支活跃的学术力量。成立三十多年来,现代写作学专业委员会以"振兴写作学科"为使命,积极参加中国写作学会的学术活动,组织学术会议和学术研讨,主动开展学术研究,...
关键词:现代写作 学术研究 写作教学 教材建设 
叙事刀锋上的现代写作
《长江文艺》2020年第16期26-27,共2页郭艳 
近三十年中国当代写作现场中,很多文本沉沦在城市和乡村双重的欲望和身体陷阱中,文字中裸露着功利主义的颓唐与失败,文本世界倾覆在狭小的肉身和委顿的心智之中。小说之于作家来说,多是个体自我的独白倾诉,亦或是群体生活面相的烟熏火燎...
关键词:文本世界 现代写作 群体生活 价值伦理 个体自我 审美品质 现代叙事 文学自身 
王方晨《奔走的大玉》的一种读法
《青年文学》2020年第6期17-18,共2页赵振杰 
法国结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罗兰·巴特在《S/Z》一书中指出,现代写作与古典写作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建构的是"可写的"(sceiptable)文本,而后者塑造的是"可读的"(lisible)文本。"可读的"文本是一种处于作家写作实践之外的、与读者分离的...
关键词:罗兰·巴特 现代写作 写作实践 文本模式 《S/Z》 描绘性 法国结构主义 王方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