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写作

作品数:178被引量:8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国华牟利锋黄伟林李金泽张旭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广西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凝视北京与鲁迅杂文写作及革命言说
《文艺争鸣》2025年第2期48-59,共12页张武军 
引论1927年9月27日下午,鲁迅和许广平登上太古公司的“山东”号,离别广州,前来送行的只有廖立峨,与他初来时备受欢迎,简直是云泥之别。10月3日午后,“山东”号抵达上海,鲁迅和许广平上岸“寓共和旅馆”(1),“这是一个靠近码头的旅馆,并...
关键词:许广平 鲁迅杂文 鲁迅研究 廖立 旅馆 
“斜杠老人”施蛰存
《教师博览(上旬刊)》2024年第6期24-27,共4页陈家鹦 
施蛰存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现代派鼻祖”。他不仅为读书界开了写小说、做翻译、研究古文、收碑帖这四扇窗,而且在编辑、教书、杂文写作等领域建树颇丰。他以近百年人生,完整地见证并参与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重建与发展,开窗多扇,堪...
关键词:海内外学术界 读书界 杂文写作 百年人生 重建与发展 现代派 老人 
“斜杠老人”施蛰存
《名人传记》2024年第2期37-42,共6页陈家鹦 
施蛰存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中国现代派鼻祖”。他不仅为读书界开了写小说、做翻译、研究古文、收碑帖这四扇窗,同时在编辑、教书、杂文写作等领域也建树颇丰。他以近百年人生,完整地见证并参与了20世纪中国文化的重建与发展,开窗多扇,...
关键词:施蛰存 海内外学术界 读书界 杂文写作 百年人生 重建与发展 现代派 
“老夫无用且狂歌”——陈子展的杂文写作
《档案春秋》2024年第2期53-55,共3页何平立 
陈子展(1898-1990)作为文学史家、杂文大家,是上海市社联首批公布的社科大师。其实,他早在1930年代就以杂文在当时的上海文坛咤风云。他的杂文具有尖锐的社会批判性,以纵横四海的辛辣笔锋评论世事、针砭时弊、藐视权贵、裁量人物。林语...
关键词:上海文坛 《人间世》 曹聚仁 陈子展 文学史家 李公朴 黎烈文 薛暮桥 
《伤逝》的“文体混合”与鲁迅的“杂文自觉”
《新华文摘》2024年第2期165-165,共1页
张旭东在《文学评论》2023年第4期撰文指出,《伤逝》作于以“杂文的自觉”为标志的鲁迅风格的转折期,其叙事结构的文体混合特征,为杂文观念和手法对小说形式的征用提供了清晰有力的说明。就贯穿整部作品的杂文思维与杂文写作原则之坚定...
关键词:《伤逝》 《文学评论》 张旭东 杂文的自觉 混合特征 转折期 叙事结构 杂文写作 
中产的智识阶级分子——论鲁迅的主体意识与杂文写作(之一)
《长治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66-77,115,共13页李国华 
文章从“中产的智识阶级分子”“生产者”和“过客”三个层面切入讨论鲁迅的杂文创作和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鲁迅的知识分子式的主体意识在其杂文写作中的呈现为对知识分子的批判。知识分子意识对于鲁迅而言,不是身份意识,而是...
关键词:鲁迅 知识分子意识 杂文 
论鲁迅的生产者意识与杂文写作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3期88-90,共3页李国华 
一鲁迅虽然是在1934年至1935年的杂文中作出了关于“生产者”的明确表达,将自己杂文写作中的主体意识建构为生产者意识,但相关的意识可以说是其来有自,并非突然发生的。从思想观念上来看,鲁迅在1908年的《文化偏至论》中即已表露出生产...
关键词:《文化偏至论》 论鲁迅 杂文写作 其来有自 十九世纪 思想观念 生产者 
论鲁迅的生产者意识与杂文写作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23年第7期93-102,共10页李国华 
鲁迅以生产者自居的主体意识是一以贯之的,萌生于早期拟想的建构20世纪的“意力之人”,发展于前期对消费知识的批判中,展望于对“第三样时代”的文化实践中,成熟于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文化实践中。在这一过程中,鲁迅杂文的形式发生了相...
关键词:主体意识 审美认同 生产者 形式 
萧军在张家口、哈尔滨(早期)的杂文写作被引量:1
《新文学史料》2023年第2期84-96,共13页刘东 
《文艺月报》时期(1941—1943)和《文化报》时期(1948)是萧军两个自觉的杂文创作时段。借用萧军自己“从临汾到延安”的表达形式,我们不妨用“从延安到东北”来概括他在这两个时期对相同文体的亲近。如果说兰州、四川时段是萧军从山西...
关键词:杂文创作 萧军 革命圣地延安 发展路径 杂文时代 《文化报》 文体选择 杂文写作 
论鲁迅的过客意识与杂文写作
《文学研究文摘》2023年第2期93-95,共3页李国华 
为了理解鲁迅杂文的内容和形式,讨论鲁迅主体意识中的过客意识与杂文写作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学界一般认为,鲁迅对过客意识的表达集中出现在《野草》里的《过客》中,鲁迅以过客自况,是极为明显的。事实上,鲁迅的过客意识更为复杂而深...
关键词:反抗绝望 鲁迅杂文 《野草》 论鲁迅 《过客》 内容和形式 杂文集 过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