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品质

作品数:185被引量:20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海庆杨红莉王中何锡章赵静蓉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文化部赣南师范大学渤海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天津市文化艺术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品质的培养
《中学课程资源》2024年第12期61-63,共3页顾倩倩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其理解和感受美的力量,培养审美品质,是语文教学任务之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文字表面的形式美、文本思想的内涵美和品德操守的德育美,通过“开口朗读,沉浸体验”“品鉴语言,分析文本”“名师伴...
关键词:初中语文 审美品质 培养内容 培养路径 
音乐合唱项目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24年第6期83-84,共2页薛彦 
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既要求学生在实际的音乐体验中提升自己的审美品质,又需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了“小学音乐合唱项目学习的实践与思考”这一课题,以期通过相关研究,来培养小学生的...
关键词:小学音乐 音乐体验 音乐素养 实践与思考 审美品质 道德情操 小学阶段 主观能动性 
从“术”转向“素”——指向审美品质提升的美术教学新思考
《教育界》2024年第17期47-49,共3页王珠茵 
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根据新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美术教育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知识和技法,还需要让学生形成美术核心素养。文章讨论了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培养的审美品质...
关键词:美术素养 审美品质 美术教学 
音乐审美教育哲学与音乐实践教育哲学初探
《剧影月报》2024年第3期107-108,共2页陈水木 
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首先提出了“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即用“听”的方式去作为实现音乐教育教学成果的途径。雷默是受到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论的启发,才提出了绝对表现主义美学观点,并以绝对表现主义为基础构...
关键词:实践教育哲学 教育教学成果 感受力 美学观点 音乐教育家 音乐审美教育 苏珊·朗格 审美品质 
流行音乐创作中作曲技术的运用
《当代音乐》2024年第5期86-88,共3页弓晨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民众对于音乐审美的诉求和品位不断提升,音乐创作领域的风气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音乐创作者迎来了全新的挑战。流行音乐由于风格多变,符合大众审美,其借助多种传播渠道和商业运作,近些年在我国的发展呈现迅猛的态势,收...
关键词:承载 发展变化 审美品质 结构原理 
柯达伊教学体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天津教育》2024年第12期141-143,共3页李知薇 
音乐课程是教师落实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审美品质、丰富情感体验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音乐课程在中小学教学中处于弱化的地位,而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师生以及家长认识到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许多小学生对音乐...
关键词:小学音乐 中小学教学 音乐课程 音乐教育体系 教师创新 识谱能力 教学效果 审美品质 
谈艺术作品的雅与俗
《艺术品鉴》2024年第1期164-167,共4页章艳艳 
在一定程度上说,俗的艺术的创新是可以预料的,甚至是可以计算的,但雅的艺术由于审美品质和特征取决于特殊个体,因此欣赏者永远不知道这个特殊的个体将变成什么样子,也就不知道这种艺术将会以什么样的新形态呈现出来。雅在中国发生影响,...
关键词:雅与俗 小雅 审美品质 《诗经》 艺术作品 审美范畴 大雅 
幼儿园创意舞蹈的实践研究
《天津教育》2023年第31期88-89,共2页房莹 
2021年度天津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一般课题“基于拉班‘教育舞蹈’思想下幼儿园创意舞蹈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EHE210285)的研究成果。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美育不仅仅是一种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理教育,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增强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审美品质,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更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突出强...
关键词:学校美育 拓展思维 情感教育 历史篇章 提升创新能力 幼儿园 审美品质 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品质的有效途径被引量:1
《中学语文》2023年第33期10-11,共2页陈飞艳 
语文教学中要加强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情感及审美创造力,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教学中要积极探究培养学生审美品质的有效途径,可以借助审美素材,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审美...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审美品质 培养途径 
“陶学”研究与《归去来兮辞》审美品质教学
《阴山学刊》2023年第5期17-21,86,共6页于东新 李冬捷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骈文批评通史”(22&ZD259)。
陶渊明诗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处处渗透着作者独特的审美取向。论其具体意蕴,“陶学”界一般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即任真乐道的人格审美、平淡虚静的自然审美、淳朴和谐的社会审美等。在《归去来兮辞》教学中,可以尝试着以此为资源来优化...
关键词:《归去来兮辞》 教学 陶渊明审美观 教学优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