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范畴

作品数:834被引量:90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胡建次普慧管才君邱美琼李修建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扬州大学南昌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琴学“古淡”审美范畴形成考论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5年第1期83-89,I0002,共8页丛何 韩伟 
2023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中国文论与乐论关系通史研究”(项目编号:23JZD035)的阶段性成果。
“古淡”是中国文艺理论中较为常见的范畴,主要用于文艺风格品评。“古淡”不仅是“古”与“淡”两个子范畴的简单罗列,更有着与时俱进的内涵拓展。“古淡”缘起于韩愈诗学,梅尧臣使之发扬光大,欧阳修以兼具政坛、文坛、琴坛三方话语权...
关键词:古淡 诗学 琴学 
停匀调和,自然适当——詹景凤书学审美取向探析
《美术文献》2025年第1期7-9,共3页许曌辉 
明代书画家、鉴藏家詹景凤强调审美范畴之间的适当调和,反对任何形式的矫揉造作,追求作品内在韵律与外在形式的自然统一,从而展现出“停匀调和,自然适当”的审美取向,具体通过“拙”与“巧”、“肥”与“瘦”、“疾”与“涩”等对立统...
关键词:詹景凤 审美范畴 审美取向 自然 
“道法自然”与“含道映物”——魏晋庄玄思想融汇和中国书画美学的构建(下)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徐良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中国绘画星汉灿烂,其艺术精神无不相通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怀。魏晋之际庄玄思想的对接和融汇,引发了巨大的时代变革和文化转型浪潮,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人的生命意识觉醒与人文精神运动,促使自然山水和书...
关键词: 自然 书画 审美范畴 中国美学 
莫高窟北朝人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从中印“味”的审美范畴出发被引量:1
《西部文艺研究》2024年第5期110-117,共8页阎小龙 
2022年敦煌研究院院级课题“莫高窟北朝人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从‘味’的美学范畴出发”(项目编号:2022-SK-YB-5)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魏晋时期,古印度和中国都出现了成熟的“味”的审美范畴,这一审美范畴理论对各自的壁画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莫高窟北朝壁画中的人物画,既受到了印度风格的影响,又有中原本土风格的浸润,在中印“味”的审美范畴影响下,人物画的美主...
关键词:莫高窟 北朝 人物画  审美范畴 
审美范畴的存在论阐释
《文艺评论》2024年第5期1-9,共9页王中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国美学当代建构中的自然美难题研究”(项目编号:22BZW034)阶段性成果。
审美范畴是一个基本的美学术语,其所标识的美学区域构成了美学基础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版块。范畴一词的原始含义源出于哲学存在论,存在论层面的阐释可以视为对审美范畴研究的源始奠基。在存在论层面,审美范畴被解释为审美经验现象的存...
关键词:审美范畴 存在论 审美经验 此在 
“道法自然”与“含道映物”——魏晋庄玄思想融汇和中国书画美学的构建(上)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43-50,共8页徐良 
中国书法源远流长,中国绘画星汉灿烂,其艺术精神无不相通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和生命情怀。魏晋之际庄玄思想的对接和融汇,引发了巨大的时代变革和文化转型浪潮,掀起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人的生命意识觉醒与人文精神运动,促使自然山水和书...
关键词: 自然 书画 审美范畴 中国美学 
虚实论审美范畴下书法黑白观念的内在逻辑演变研究——从魏晋空间位置到清代黑白关系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4年第10期38-40,共3页沈越 
道家思想深刻影响中国书法审美的发展进程,虚实论是基础的艺术理论问题,书法的黑白观念渗透体现着道家虚实论。本文旨在探析魏晋至清代,道家虚实观审美范畴下的书法黑白观念的演变过程。
关键词:虚实 书法 黑白观念 
综合材料介入日用陶瓷设计的审美范畴研究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4年第9期94-95,共2页徐嘉敏 
表现综合材料介入日用瓷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自然材料的神韵,人工材料的创新,多材合一的美感。这些不仅丰富了材质的表达,为了给日用陶瓷设计领域带来新的理念和材质选择,在形态、工艺、功能、艺术、生态等美学层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日用陶瓷 设计 综合材料 审美范畴 
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蕴及其时代创新
《南京社会科学》2024年第8期121-128,141,共9页郝凝曦 骆冬青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汉字神话学研究”(23BZW02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星空历经文化基因的层累涵濡和共时扩张,形成了深远而灿烂的美学传统。在数千年的审美实践历程中,中国先贤以其“天人合一”的超越性审美意识、多感官统摄的协调性审美关照、艺术作品和人伦日用兼顾的全面性审美范...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美学精神 审美范畴 创新性转化 
《孔子论“大”》阅读
《中学生阅读(高考版)》2024年第5期4-6,18,共4页叶朗 李先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在《左传》关于季札观乐的记载中,就出现了“大”这个范畴。乐工歌《秦》乐,季札评论:“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乐工舞《韶前》,季札评论:“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
关键词:季札观乐 阅读 审美范畴 评论 《左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