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精神

作品数:1266被引量:1521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天道张晶仲呈祥赵国乾林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小屏多元样态的共生:2024年中国剧集创作生态考察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5年第2期34-42,共9页刘佳佳 张国涛 
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文化强国进程中中国影视高质量发展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9)的研究成果。
2024年,中国剧集创作整体呈现出电视剧、网络剧、微短剧三驾齐驱的生态格局。作为主流艺术形态的电视剧秉承“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观,创作出了一批用理性调和代际冲突、用温暖刻画集体记忆的家庭伦理剧、年代剧、时代剧和涉案、刑侦剧...
关键词:温暖现实主义 中华美学精神 创作观念 剧集 
诗意品格与生命精神:中国水墨动画中的中华美学精神研究
《视听》2025年第5期45-49,共5页马潇婧 李时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新中国戏曲影像史研究(1949—2024)”(项目编号:24YJC760090)阶段性成果;获得北京市教育工会支持,2024年北京高校青年教师创新教研工作室成果;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SM202310015001)阶段性成果。
水墨动画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族动画类型,不仅延续了水墨画“画中有诗”的创作传统,而且借助立体视觉呈现方式对传统叙事进行了解构重组和空间延伸,为创作赋予了现代生命力。21世纪以来,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诞生了《侠情》《秋实》等三维...
关键词:水墨动画 中华美学精神 诗意呈现 
“新中式”设计,“新”在何处
《新华文摘》2025年第5期119-120,共2页雍文昴 
近年来,在家居、服饰、美妆以及影视、动漫、游戏的视觉呈现等领域,“新中式”设计逐渐引领审美风尚。它在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新中式”设计“新”在何处?“新中式”设计之“新”,是经过改革开放40...
关键词:新中式 中华美学精神 审美风尚 重要文化现象 年轻群体 视觉呈现 经济腾飞 开放与包容 
浅析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的美学精神
《艺术市场》2025年第3期102-103,共2页林世豪 
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当代摄影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创作观念对当代摄影的影响深远。本文从历史观的角度对该学派作品进行文本分析,以观照其美学精神对当今艺术摄影创作的影响和图像泛滥时代对摄影创作价值的思考。
关键词:艺术摄影 杜塞尔多夫摄影学派 美学精神 
《庄子》中的畸人形象及其美学精神探析
《今古文创》2025年第9期25-27,共3页步雅楠 陆春燕 
庄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庄子》是一部哲学著作,但它所蕴含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文艺创作产生了极大影响。而“畸人”作为庄子美学的重要意象,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它开创了后世美学中独特的“审丑”...
关键词:庄子 美学 畸人形象 
中华美学精神形塑下的宏观图景、微观样态与未来路径——近十年中国舞剧创作的回顾、观察与展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25年第1期143-152,I0003,共11页叶笛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格局的生成逻辑与发展态势研究”(项目编号:24BE090)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十年来,中国舞剧人根植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与审美意识,逐步在舞剧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自觉,具体体现在锐意突破传统创作范式,深刻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巧妙运用中华美学的表现元素,构建民族、国家与自然和谐包容...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舞剧 舞剧创作 科技赋能 
人文纪录片的中华美学坐标和价值旨归
《传媒》2025年第2期30-33,共4页郭婉君 于春生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智媒时代农村居民知识贫困的精准测量与协同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23BXW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华美学精神是人文纪录片创作的美学坐标,叙事话语的诗意呈现、叙事内容的意趣表达、叙事内涵的审美观照是实现中华美学精神创新性转换的现实路径。人文纪录片通过特殊摄影的视觉延伸、配音配乐的意境渲染呈现诗意话语;通过意象符号的...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 人文纪录片 美学坐标 
梁启超行书创作及其美学精神探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2025年第1期11-16,共6页曹志华 乔靖钰 
梁启超是近现代思想家、政治家,在书法方面亦有重要成就。其书法早年受场屋之书影响,入万木草堂后受康有为碑学浸染,留学归来又致力于碑帖调和的自适性书写。梁启超行书受碑学影响较小,不同形式作品的书风呈现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在典型...
关键词:梁启超 行书 碑帖结合 美学思想 
遥继古韵率意独造的齐派篆刻
《侨园》2025年第1期36-37,共2页蒋思齐 
文以载道、画当寄情、茶禅一味、棋弈人生……中国文化的美学精神似乎从来不缺少载体,它们的特殊性和精髓在于以审美的方式掌握世界,彰显思想与道德的力量。形形色色的文化品类当中,终究无法忽略金石篆刻的一席之位,它虽微为方寸之物,...
关键词:茶禅一味 文以载道 美学精神 篆刻 金声玉振 一席之位 
感兴美学的魅力何在?——评陶水平《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
《艺术评论》2025年第1期152-160,共9页李健 
陶水平《中华美学的感兴精神》是一部聚焦“感兴”集群范畴来阐释中国美学理论史的著作。该书立足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双重维度,从中西美学的宽广视域考察“感兴”集群范畴的文化渊源、理论演进、体系构建、符号表征、生命本体精神及其...
关键词:中华美学精神 感兴 感兴美学传统 感兴美学体系 价值之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