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向玉乔[1,2] Xiang Yuqiao
机构地区:[1]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1 [2]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湖南长沙410081
出 处:《道德与文明》2022年第3期26-36,共11页Morality and Civilization
基 金:湖南省“十四五”时期社科重大学术和文化研究专项项目(21ZDAZ07)。
摘 要:汉语道德语言是在中国社会发展起来的、主要被中华民族使用、以表达中华民族道德价值诉求为主要内容的一个规范性语言体系。它是由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等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既是中华民族进行道德思考、建构道德思想的工具,也是中华民族表达道德思维和道德思想的手段。它们使中华民族的道德生活通过有组织的语言表达体现出来。中华民族运用汉语语音、汉字等来表达自己的道德概念、道德判断、道德价值观念,也借助它们来描述自己的道德生活。研究汉语道德语言的构成要素及其伦理表意功能,实质上就是研究构成汉语道德语言的诸要素表达伦理意义的方式和效果。汉语道德语言以其特有的伦理意义体系和伦理表意方式,承担着建构中国道德文化的功能,并凸显着中国道德文化与西方道德文化的深层差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9.235.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