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衔接与连贯视角下《长恨歌》两种译本赏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单丽妘 陈玢[2] 

机构地区:[1]武汉工程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2]武汉工程大学翻译跨学科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205

出  处:《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16-18,共3页Journal of Kaife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Culture & Art

基  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武汉工程大学校级课程“中华文化交流”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湖北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鄂教研〔2012〕3号)。

摘  要: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非常有影响的一首诗,该诗的翻译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大有裨益。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许渊冲都为翻译作出过巨大贡献,他们所译的《长恨歌》影响深远。杨宪益、戴乃迭和许渊冲在翻译时虽采用了不同的衔接方式,但译文都较为连贯。这就启示译者在翻译时应树立语篇意识,重视衔接的作用,这样才能创作出连贯的译文。

关 键 词:衔接 连贯 《长恨歌》 

分 类 号:H315.9[语言文字—英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