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之路——以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为例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Few Populated Ethnicities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ake Banyan Village Huzhu Tu Autonomous County as an Exampl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高利娟 Gao Lijuan

机构地区:[1]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青海西宁810007

出  处:《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2年第1期67-71,共5页Journal of Teachers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Qinghai Normal University

摘  要: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发展之路是助力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依托优美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特色浓郁的民族文化资源,互助土族自治县班彦村发挥民族地区资源优势,使其逐渐成为班彦村支柱性特色产业,班彦村的旅游在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乡村民俗文化传承等方面成效显著。因此,班彦村在实现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上,积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文化旅游等方式实现乡村振兴,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以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样本。

关 键 词:乡村振兴 人口较少民族 民族文化 民族特色经济 

分 类 号: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D633[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F327[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