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璐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第13期98-101,共4页National Humanity History
摘 要:衣冠认同始终是华夏民族意识的一部分。从“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到马王堆汉墓遣策中第一次出现“汉服”之名,再到唐代《蛮书》“初袭汉服,后稍参诸戎风俗,迄今但朝霞缠头,其余无异”的记载,汉服的发展始终是个兼收并蓄、不断演进的过程。这种影响甚至突破了疆域的限制而广泛传播至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其他国家。本刊封面文章中已对汉代服装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详细梳理,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除了深衣襦裙,汉代人又用什么配饰来装饰自己呢?其实鞋袜穿搭、腰间配饰,细节之中亦是身份地位的彰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3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