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郁闻[1,2]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 [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四川戏剧》2022年第5期115-120,共6页Sichuan Drama
基 金: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期第三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科技革新深刻影响电影生产及其美学观念,数字电影就不断冲击着胶片电影的美学观念与影像特征。本文分析了早年围绕胶片电影展开的从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到米特里的心理学电影美学理论与巴赞物质现实主义美学理论的差异,可见机械复制的照相本体美学在虚拟影像奇观的全面介入下使理论界再次将电影影像的可表现力及其对观众全感观介入的可能性提到了更高的维度。情动/情感是维系胶片到数字媒介“间隙”流动与生成的动力,不断在虚假与真实的对立中流动并发生断裂性综合。媒介形态的变化引发影像属性与电影经验的断裂,延宕的时间重构凸显了数字电影的诗意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2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