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郁闻

作品数:25被引量:5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影高等教育纪录片影像电视剧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文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电影新作》《南大戏剧论丛》《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电影评介》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解码文明交流互鉴 创新敦煌故事演绎——以纪录片《大敦煌》为例
《电影评介》2024年第23期84-89,共6页朱郁闻 李星辰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文化强国视阈下长三角网络视听发展研究”(编号:2023SJZD105);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期第三层次阶段性成果。
2023年央视纪录片频道推出的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大敦煌》(张晓颖)秉持文明交流互鉴的全球传播理念,立足国际视野,围绕构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命题,通过创新纪录片的叙事方式、表达机制、视听体验和传播范式,建构敦煌...
关键词:文明交流互鉴 纪录片 《大敦煌》 创新演绎 融合传播 
从扶贫到振兴:新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影像实践研究
《今传媒》2024年第10期69-73,共5页李星辰 朱郁闻 
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共同体美学视域下乡村振兴题材影视剧研究”成果(2022SJYB2265)。
自2020年以来,新农村题材电视剧响应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战略,以扎根泥土的现实语境作为创作路径,透视了乡村的生活变革与农民的精神变迁,铸就了新时代家国同构的集体记忆。在影像呈现上,新农村题材电...
关键词:新农村剧 主旋律 主题建构 影像表达 
高等艺术教育“艺科融合”的逻辑、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被引量:3
《江苏高教》2024年第4期94-99,共6页朱郁闻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文化强国视阈下长三角网络视听发展研究”(2023SJZD105);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期第三层次。
“艺科融合”作为一种彰显高等教育跨学科教育理念的艺术教育改革模式,其时代性和必然性不言而喻。“艺科融合”既是艺术与科学内涵同构的体现,又是当前艺术形态与观念转型推动高等艺术教育改革的结果,更是在新文科建设等教育战略、政...
关键词:高等艺术教育 艺科融合 逻辑 价值 跨学科 
20世纪中国红色戏剧精神的历史传承与嬗变
《南大戏剧论丛》2023年第2期106-123,共18页贾冀川 朱郁闻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红色戏剧文学研究”(17BZW149)的阶段性成果。
八一南昌起义之后,伴随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戏剧经历了苏区红色戏剧、国统区左翼戏剧、解放区戏剧、“十七年”社会主义戏剧和新时期主流(主旋律)戏剧等不同形态戏剧样式的嬗变。尽管名称不一、形态有异,但这些戏剧都...
关键词:20世纪 红色戏剧精神 革命斗争 革命建设 
新主流电影女性形象本位化与伦理化书写被引量:1
《电影文学》2023年第14期64-70,共7页朱郁闻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SJYB2265)阶段性成果。
21世纪以来主流电影女性形象书写改变既往主旋律电影表达中男性本位的英雄书写模式及国家话语的叙事策略,使得女性意识表达与个人情感逻辑渐显。其中《任长霞》《秋之白华》《相伴永远》《沂蒙六姐妹》四部影片从女性的视角出发,以女性...
关键词:新主流电影 女性形象 本位书写 女性主义伦理 
数字影像美学:一次基于电影心理学理论的重访被引量:1
《四川戏剧》2022年第5期115-120,共6页朱郁闻 
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六期第三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科技革新深刻影响电影生产及其美学观念,数字电影就不断冲击着胶片电影的美学观念与影像特征。本文分析了早年围绕胶片电影展开的从明斯特伯格、爱因汉姆到米特里的心理学电影美学理论与巴赞物质现实主义美学理论的差异,可见机械复制的...
关键词:数字影像 电影美学 电影心理学 现实主义 
当代题材电视剧的生态意识表达与生态批评实践被引量:2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2年第1期70-74,共5页朱郁闻 
新世纪以来生态问题日益引发现实关注,中国电视剧亦主动以生态意识关注社会和谐发展,对自然环境贴近观照,对人性人情重新思考。虽然中国电视剧在创作和批评上仍处于生态意识的"童年期",但无论从文化维度抑或审美维度上看,近年热播的当...
关键词:生态意识 生态批评 当代题材电视剧 
图绘女性影人身份认同的“解”与“构”新路径--以意大利远东国际电影节为例
《电影文学》2021年第17期38-43,共6页朱郁闻 
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意大利远东国际电影节的中国电影文化复位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8SJA2140)研究成果。
随着20世纪末女性主义思潮与以空间研究为代表的人文地理学结合起来,诸多学者提出附着于空间、地点和景观意义之上的身份认同及文化的流动性、多元性与跨文化交往等视角。拟借用女性地理学者苏珊·福利曼教授《图绘》一书中提出的新型...
关键词:女性主义地理学 社会身份新疆界 超越差异 嬉戏表演 电影节 
中外合拍纪录片叙事策略及语态研究被引量:3
《当代电视》2021年第3期102-105,共4页朱郁闻 许蔚祺 
在全球化时代,如何以跨文化对话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值得探讨。中外合拍纪录片在策略上关注民生热点,寻求时空接近性和跨地性,同时采用多元视角联合叙事,寻求对立认同下的去"他者化";在语态方面追求文化间性,把控平衡,画外音与配乐的深...
关键词:中外合拍 纪录片 叙事策略 叙事语态 
中国武侠电影对魏晋风度与美学精神的承继被引量:1
《电影评介》2021年第3期57-62,共6页朱郁闻 
武侠电影作为最能反映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传统、历史与美学观念的电影类型[1],在一代代电影导演的想象下,创建了属于中国独有的影视表意模式和艺术风格,有着其他类型影片无法逾越和企及的高度,是一种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类...
关键词:传统文化土壤 武侠电影 电影类型 魏晋风度 美学精神 传奇故事 电影导演 表意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