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洪伟[1,2,3,4] Wang Hongwei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暨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2]河南大学美术学院 [3]河南大学中国陶瓷研究院 [4]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艺术地理研究所
出 处:《民族艺术》2022年第3期150-160,共11页National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陶瓷艺术发展研究(1949—2019)”(19ZD24);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重大项目“河南陶瓷通史”(2021-JCZD-16)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陶瓷发展空间格局上存在着以“环嵩—太行山东西两麓”为核心的“中原陶瓷文化圈”和“浙闽赣陶瓷文化圈”两大陶瓷文化圈,两者在陶瓷原材料、窑炉结构、胎釉料配比结构、烧成制度、美学风尚、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相当分殊。“陶瓷文化圈”理论从中国陶瓷历史发展实际和当下实践出发,在总结梳理和分析“文化圈”“陶瓷之路”“瓷文化丛”“瓷文化圈”等中国陶瓷史研究的“空间转向”成果基础上成长起来。这种立足于本土历史文化传统建构学术概念、学说的学术创造,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陶瓷史研究的“空间转向”,对于中国陶瓷史研究具有深刻的方法论意义,也有助于提升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自主性和主体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