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与联结:近代中国城市商业发展对佛教寺院空间的影响  

Mobility and Connectivity:The Impact of Urban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n Buddhist Monastic Space in Modern China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懿凤 Liu Yifeng

机构地区:[1]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全球史研究院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157-161,共5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17ZDA233);国家社会科学青年项目“中国化佛教寺院空间研究”(21CZJ002);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2TD005)阶段性成果。

摘  要:近代中国佛教在民族资本主义勃兴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机遇,佛教的开放性与流动性在城市空间中得以发挥,形成了与城市经济、生活、文化相融合的城市佛教。城市佛教团体在民族实业家加入信仰者队伍之后,产生了近代意义上的“居士佛教”,城市居士群体成为复兴佛教的中坚力量。大乘佛教伦理观为商业人士开展入世实践活动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商业发展对佛教的神圣性也有所侵蚀。城市佛教寺院热衷于举办经忏佛事,产生了佛教俗化的危机;居士团体的兴盛改变了传统僧俗关系中的权力模式,出现“俗尊僧卑”的现象,也考验着佛教主体“僧众”的权威。

关 键 词:近代佛教 商业 城市空间 僧俗关系 

分 类 号:B947[哲学宗教—宗教学] K25[历史地理—历史学] F279.29[历史地理—中国史]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