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都思对God之汉语译名的思考历程探微  

A Probe into Walter Henry Medhurst’s Thinking Process on the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od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晓纯 Hong Xiaochun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218-226,共9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督教中国化’视域下《约翰福音》汉语译本的整理与研究”(19CZJ02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伦敦会传教士麦都思对God之汉语译名的思考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20年代的麦都思先以“神”为译名来抨击异教信仰和偶像崇拜,试图在东南亚华人中确立一神信仰。30年代踏足中国之后,他迅速接受了“上帝”译名,并反映在《新遗诏书》的翻译中。40年代主持“委办本”的翻译则使他涉足与美国传教士的争论,并在一系列关于“中国神学”的论著中为“上帝”译名辩护。麦都思在译名问题上的立场变更,突显了他对“基督教中国化”的深入思考,但在强调“上帝”译名的同时并未重视对“三一论”的引介,太平天国运动后来的发展便提示了其中的异端风险。

关 键 词:麦都思 译名之争 上帝 圣经翻译 太平天国 

分 类 号:B97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