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羽 陈致奋[1] 孙艳武[1] 卢星榕[1] 池畔[1] Lin Yu;Chen Zhifen;Sun Yanwu;Lu Xingrong;Chi Pan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结直肠外科,福建福州350001
出 处:《结直肠肛门外科》2022年第3期217-220,共4页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
摘 要:乳糜漏和(或)淋巴漏是由于局部区域的淋巴液循环途径被破坏或中断,淋巴液压力大于组织液压力或体腔内压而引起外漏。术后乳糜漏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原发病灶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手术操作,术后处理等[1]。文献报道腹部手术术后乳糜漏发生率为1%~11%,常见于腹主动脉手术,胰腺手术,肝移植术,盆腔或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等[2]。腹腔乳糜漏是结直肠癌术后一种少见的并发症,可表现为进食后腹腔引流液呈乳白色,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乳糜液中含有大量的甘油三酯、淋巴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严重的乳糜漏可导致低蛋白血症、淋巴细胞减少和机体代谢异常[3]。然而,结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治疗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也是临床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根据笔者团队的治疗经验,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对结直肠癌术后乳糜漏的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有效的治疗模式提供参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2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