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登辉[1,2] 黄祥瑞 Xiao Denghui;Huang Xiangrui
机构地区:[1]华中师范大学法学院 [2]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法治研究与评价中心
出 处:《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22年第2期59-69,共11页Juvenile Delinquency Prevention Research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信息生命周期视角下教育大数据隐私泄露的风险评估与追溯消解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6197703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由探索项目“我国学校安全立法研究”(项目批准号:CCNU18ZYTS02)阶段性成果。
摘 要:现有学生欺凌的治理措施各有弊端存在:家庭教育缺乏约束力、学校教育惩戒先天不足且后天乏力、专门学校难以发挥作用且数量锐减、行政与刑事措施触发门槛太高且适用口径太窄。相比之下,学校教育惩戒能够发挥学校优势、覆盖多数欺凌行为、兼具教育性和惩罚性、避免运动治理弊端,因而可以及时、普遍、源头和长效治理学生欺凌,具有成为主渠道的潜力。因此,可通过完善立法衔接、明确行为分级、强化教育作用、多方共同参与等方式提升教育惩戒的治理能力,实现学校教育惩戒治理学生欺凌的主渠道作用。
分 类 号:D92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G637.4[政治法律—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