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考古与研究述论(下)  

On the Archaeology and Research of Jun Kiln (Part Ⅱ)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徐华烽[1] 秦大树[2] XU Hua-feng;QIN Da-shu

机构地区:[1]故宫博物院,北京100009 [2]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100871

出  处:《许昌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9-13,共5页Journal of Xuchang Universit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京故宫慈宁宫遗址考古资料的整理与研究”(20BKG014);故宫博物院科研课题“陈万里陶瓷考古理论与实践研究”(KT2017-1270)。

摘  要:古代文献记载的缺失与混乱,造成对钧窑认知的一些误区,特别是有些不合实际的年代认定,成为20世纪以来人们对钧窑概念、性质、年代多有异见的重要原因。近百年来钧窑的考古与研究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前半叶以对钧窑瓷器的鉴定鉴赏为主,兼有一些初步的研究;20世纪后半叶以来,开展考古调查和发掘,依据考古资料进行了一些较为深入的讨论,但其缺陷也比较明显,从收藏角度出发的明清时期文献记载仍然主导着人们对钧窑的认识,同时考古发掘的不规范也误导了学界的判断。进入21世纪,开展了更多更规范的考古发掘,在钧窑的产地、分期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于钧窑的争议仍集中于钧瓷花器,即“官钧”瓷器的年代问题,学界试图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探讨,钧窑的分期和年代研究日渐达成共识。现存的分歧主要是一些陈旧观念和非理性所致。

关 键 词:钧窑 文献学 考古学 学术史 

分 类 号:K876.3[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