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袁意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8期96-100,共5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莎士比亚戏剧本源系统整理与传承比较研究”(19ZDA294)。
摘 要:莎士比亚的悲剧叙述中往往带有流血冲突、英雄落难、好人坏人一同走向毁灭的特征。这也招致了莎评史上一些批评家们的非议,认为莎士比亚笔下悲剧无道德教化的目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作为莎士比亚的第一部悲剧,也是最为残忍血腥的复仇剧。通过对该剧的文本分析,并结合复仇悲剧的程式和莎士比亚批评的流变,隐藏在其后的善恶伦理及精神价值得以探究。莎氏的悲剧中蕴含着浓郁的人文精神,表现为突破封建桎梏,个性解放,强调个人对于主体性的维护与追求。这势必会导致传统价值伦理的丧失以及个人与世界的直接对立。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中,这种对立即体现为人性的失衡和“无道德”的表面特征。而这种表面失衡和“无道德”特征的悲剧背后却传达出对于谦卑、仁慈、博爱等等道德精神伦理的呼唤。
关 键 词:《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悲剧程式 道德伦理 人文精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