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 张静(译) I.I.Kaufman;Zhang Jing
机构地区:[1]不详 [2]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240
出 处:《现代哲学》2022年第4期39-43,共5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资本论》的俄国传播史研究(1867-1899)”(21FKSB05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后期资助一般项目“21世纪俄罗斯马克思主义前沿问题研究”(21JHQ023)。
摘 要:1859年,马克思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标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该书恰恰是这本大部头著作的开端。由于疾病的困扰,马克思在中断八年后完成了这一工作,1871年秋出版了完整的著作,即《资本论》第1卷(1)。马克思的目标是--批判地研究资产阶级社会的经济基础,或者按他的表述,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但是他不满足于把这本著作称为经济学文献。他批判地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生活的规律,探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在这个过程中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他批判地考察以前的学者对现代经济规律的研究,严格地审视以往的研究,有时使用一些比较尖锐的、严厉的、甚至有点粗鲁的和不太准确的词汇,但是大量详细的注释足以说明他的博学。马克思的这本著作具有三个方面的价值:第一,研究了以前的学者根本没有涉及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独立的结论;第二,对现代经济制度的主要原则做出了系统的批判;第三,具有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学和文化学知识,非常准确地描述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4.125.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