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程[1,2] 高会杰[1,2] 贺兆斌[1,2] 高超[1,2] 牛卫博[1,2] 牛军[1,2] PENG Cheng;GAO Hui-jie;HE Zhao-bin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肝胆外科,山东济南250012 [2]山东大学腔镜微创外科研究所,山东济南250012
出 处:《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年第7期579-583,共5页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Advances in General Surgery
摘 要:肝门部胆管癌(hilary cholangiocarcinoma,HCCA)由Klatskin教授在1965年首次报道,因此又被称作Klatskin肿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来源于肝门部胆管的恶性上皮细胞肿瘤,发病率较低,但是预后极差。病变主要集中于肝内二级胆管和胆囊管汇入肝总管之间的区域,占全部胆管恶性肿瘤的50%~70%[1]。由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部位特殊,极易侵犯门静脉、肝动脉,同时容易造成周围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侵犯,手术根治性切除难度较大。肿瘤切除后,往往出现多支二、三级胆管暴露,胆管整形困难、胆肠吻合棘手,而且术后也极易出现胆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3.158.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