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裴雪莱[1]
机构地区:[1]浙江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研究院
出 处:《戏曲艺术》2022年第2期74-81,共8页Journal of National Academy of Chinese Theatre Arts
基 金:国家社科艺术类青年项目“清代至民国江南曲社研究”(项目编号:17CB181)阶段性成果;国家社科艺术类重大项目“中国戏曲班社通史”(项目编号:21ZD1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晚清民国时期江南职业昆班陷入人才凋零、市场流失之际,却因与已趋成熟的昆曲曲社形成交互密织的关系而迎来转机,具体表现为师资交互、技艺交流、唱演互助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其关键在于曲社曲家与戏班伶人之间的身份转换。曲社一度成为职业伶人新的生存空间,体现昆剧植根江南文化的韧性和资源要素重组的灵活性,为江南戏曲生态共同体的视域下研究昆曲剧种声腔史研究带来重要启示。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