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强[1]
机构地区:[1]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文艺争鸣》2022年第4期69-76,共8页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文体理论整理汇编与研究”(项目编号:17ZD27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朦胧诗”“新诗潮”和“三个崛起”兴起的背景,是“一种取消诗歌的诗歌观”占据统治地位[1],用谢冕的说法,“只有一种诗歌被允许,在被允许的诗歌当中只有一种思想被允许,在被允许的思想中只有一种表达方式被允许,在描写、表达思想的过程中,只有一种形象被允许”[2]。如此,写诗成了“给社论装韵脚的竞赛活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