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人应如何努力以副社会之期望——《张公权金融言论集》(马学斌编著)摘登(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公权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国际金融》2022年第4期79-80,共2页International Finance

摘  要:本文原载《中行生活》第30期(1934年9月1日)。该文系1934年7月3日,张公权在“宁行”即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新办公楼落成典礼发表的演讲词。张公权曾说:“中国银行饱经风浪,未见动摇,内部组织,既已革新,银行实力,足与驻在上海之欧美银行相抗衡,必须有一新式建筑,方足象征中国银行之近代化,表示基础巩固,信孚中外”(1)。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开业以来,一直在上海公共租界汉口路5号的原大清银行旧址办公营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对德宣战,将位于外滩仁记路22号的上海德国总会会址接收;战后,中行从政府手中将其购进并做局部修缮,于1923年2月21日迁入办公营业。中行总管理处于1928年由京迁沪,亦即在此办公。该址原为俱乐部性质,内部结构与现代银行功能要求,相去甚远,且年久陈旧,已逾安全期限,亟须翻造。1934年4月,中行董事会决议,在原址重新建筑一座十八层楼大厦,以供中行总管理处与上海分行办公及营业之用。张公权筹划预算营建费六百万元,在营业盈余项下,逐年提存建筑费基金。经过一年半的筹备,1935年9月举行奠基典礼。而半年前,张公权已被蒋介石集团排挤出中行。工程因中日战争而一度停工,直至1943年夏始告竣工。中行大厦至今矗立在黄浦江畔,成为外滩一地标性建筑。

关 键 词:大清银行 银行功能 中国银行 地标性建筑 蒋介石集团 演讲词 张公权 中日战争 

分 类 号:F832.33[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